测绘工程专业学位硕士公司产品方案
(专业代码:085704)
一、专业概况
k1体育 十年品牌资源与环境专业学位点涵盖测绘工程和环境工程专业。其中,k1体育 十年品牌测绘工程专业2014年首次招收硕士研究生,2021年正式招收资源与环境的测绘工程方向专业学位研究生。测绘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现有硕士生导师7名,包括教授1人、副教授4人、讲师2人,其中5人具有博士学位。
k1体育 十年品牌测绘工程系设有测量实验室、数字测绘实验室、摄影测量实训室、“3S”实训室和测绘工程专业机房,拥有三维激光扫描仪、高精度轨检小车、智能型精密全站仪、高精度GNSS接收机、卫星连续运行系统(CORS)、多功能测绘模拟教学实验系统、无人机、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电子水准仪、工程型全站仪等设备,具备了从事科学研究和培养研究生的良好条件。近五年来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科技项目20余项,累计获得科研经费500余万元,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3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软件著作10余项。
测绘工程专业主要面向测绘、市政、交通、建筑、水利、海洋、电力、石油、国防、工程勘察等行业领域,为地球科学研究、资源开发、城市建设、道路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土地资源调査与利用、导航定位、灾害防治等提供工程技术和管理服务。包括大地测量、摄影测量与遥感、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工程测量、海洋测量、国土资源信息工程、导航工程、矿山与地下测量等方向。测绘工程以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航空航天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和网络技术及3S集成为其主要技术特征,是建立数字地球的重要技术支撑。随着现代空间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测绘工程的理论和技术正步入一个自动化、网络化、实时化的发展阶段。
二、研究方向
1.卫星大地测量和遥感(Satellite geodesy and remote sensing)
本方向主要研究基于卫星对地观测技术的地理空间数据实时监测与分析及其在交通领域的应用。具体包括联合卫星大地测量、遥感、地面观测技术及多源传感器构建“空天地”一体的交通基础设施监测平台,研究多源卫星技术的原理、误差分析和精度优化算法,开发多源卫星数据的融合和处理算法。并针对交通行业的工程应用需求,研究交通基础设施健康监测、交通环境变化监测、交通数据分析与模型构建,为交通工程规划、建设、运营和管理提供精确的数据支持和技术服务。
2.交通地理信息(Transportation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本方向聚焦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交通运输与管理中的应用。具体包括研究联合卫星和地面观测技术的交通地理信息数据监测方法,设计与开发适用于不同交通应用场景的交通地理信息数据规划、管理、分析的交通地理信息系统构架及平台,并研究交通网络分析与优化、交通地理信息数据模型与数据库管理、数据挖掘技术、交通大数据与三维可视化、智能交通系统设计与实现等关键技术,为交通规划、管理和服务提供决策支持。
三、培养目标
测绘工程硕士专业培养解决测绘及交通行业的高层次复合型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掌握测绘工程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培养员工在交通运输工程领域的实际应用能力,能够运用现代测绘技术和工具解决交通问题,包括交通基础设施监测、交通规划和道路安全等方面。培养具备领导与管理能力的人才,能在交通和测绘行业担任管理职位,推动行业发展和项目实施。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意识和国际化视野的专业人才,强调社会责任意识和职业道德,关注社会影响和环境保护的意识。具备国际化视野,能够理解和应对全球化对交通运输工程领域的影响,具备跨文化交流和国际合作的能力。
四、培养方式
采用全日制培养方式,实行全脱产学习方式。
1. 专业学位研究生采用课程学习、专业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管理模式。课程学习与专业实践紧密衔接,课程学习主要在校内完成,专业实践在实践基地或实习单位完成。
2. 实行双导师制:专业学位公司产品实行“双导师制”,即由1名校内导师和1名校外导师共同指导,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
五、学习年限
1.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基本学习年限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含休学和保留学籍)为5年。
2.对于学习成绩和科研情况表现特别优秀的研究生,可申请提前半年或一年毕业。
六、学分要求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和必修环节实行学分制。学分的基本要求是:总学分不少于50学分,其中课程总学分不低于24学分(学位课不低于15学分,非学位课不低于9学分),必修环节不低于10学分,学位论文16学分。
表1: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最低学分要求
总学分 | 课程总学分(24学分) | 必修环节(10学分) | 学位论文(16学分) |
学位课程(15学分) | 非学位课程 | 专业实践 | 开题 报告 | 学位论文 |
公共 基础课 | 专业 基础课 | 专业 前沿课 |
50 | 6 | 8 | 1 | 9 | 8 | 2 | 16 |
注:公共基础课包括综合生英语(4学分,64学时)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学分,32学时);专业前沿课要求众导师合开,16学时。
七、课程设置
表2 测绘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表
课程类别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总学时 | 开设学期 | 考核方式 | 备注 |
学 位 课 | 公共基础课 | 0081000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2 | 32 | 1 | | 必修 |
00810002 | 综合英语 | 4 | 64 | 1 | | 必修 |
专业基础课 | 13820021 | 现代测量工程理论与技术 | 2 | 32 | 1 | | 必修 |
13820022 | 地理信息系统工程 | 2 | 32 | 2 | | 必修 |
13820023 | 空间大地测量 | 2 | 32 | 2 | | 必修 |
13820024 | 测绘数据处理理论与方法 | 2 | 32 | 1 | | 必修 |
专业前沿课 | 13820025 | 测绘科学与技术进展 | 1 | 16 | 1 | | 必修 |
非 学 位 课 | 公共选修课 | 00810003 | 知识产权 | 1 | 16 | 1 | | 任选 |
00810004 | 矩阵理论及应用 | 2 | 32 | 1 | | 任选 |
00810005 | 应用数理统计 | 2 | 32 | 1 | | 任选 |
00810006 | 数学物理方程 | 2 | 32 | 1 | | 任选 |
00810007 | 心理健康与调适 | 1 | 16 | 1 | | 任选 |
00810008 | 美术鉴赏 | 2 | 32 | 1 | | 任选 |
00810009 | 运动,营养与健康 | 1 | 16 | 1 | | 任选 |
00810010 | 音乐鉴赏 | 2 | 32 | 1 | | 任选 |
00810011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1 | 16 | 2 | | 任选 |
00810012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1 | 16 | 2 | | 限选 |
00810013 | 创新创业与自我管理 | 2 | 32 | 2 | | 任选 |
00810014 | 专利与文献检索 | 1 | 16 | 2 | | 任选 |
00810015 | 国学 | 1 | 16 | 2 | | 任选 |
00810016 | 体育训练综合 | 1 | 16 | 1 | | 任选 |
00820001 | 工程伦理 | 1 | 16 | 1 | | 限选 |
00820002 | 信息检索 | 1 | 16 | 1 | | 任选 |
00910003 | 第二外国语(日语) | 2 | 32 | 2 | | 任选 |
00910004 | 第二外国语(法语) | 2 | 32 | 2 | | 任选 |
00910005 | 第二外国语(德语) | 2 | 32 | 2 | | 任选 |
00910006 | 第二外国语(韩语) | 2 | 32 | 2 | | 任选 |
专业选修课 | 13820027 | 精密工程测量理论与方法 | 1.5 | 24 | 2 | 考查 | 任选 |
13820028 | 变形监测理论与技术 | 1.5 | 24 | 1 | 考查 | 任选 |
13820029 | InSAR原理与应用 | 2 | 32 | 2 | 考查 | 任选 |
13820030 | 数字图像处理C | 1.5 | 24 | 2 | 考查 | 任选 |
13820031 | 地理建模理论与方法 | 2 | 32 | 2 | 考查 | 任选 |
13820032 | GIS软件应用与开发 | 2 | 32 | 2 | 考查 | 任选 |
13820033 | 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应用 | 2 | 32 | 2 | 考查 | 任选 |
13820034 | 测绘工程专业外语与科技写作 | 2 | 32 | 2 | 考查 | 任选 |
13820036 | 测绘程序设计 | 1.5 | 24 | 1 | 考查 | 任选 |
13820058 | 交通地理信息系统 | 2 | 32 | 2 | 考查 | 任选 |
13820059 | 激光雷达原理与应用 | 2 | 32 | 2 | 考查 | 任选 |
必修环节 | 00819002 | 开题报告 | 2 | 0 | 3 | - | 必修 |
00819003 | 学位论文 | 16 | 0 | 6 | - | 必修 |
00829001 | 专业实践 | 8 | 0 | 6 | - | 必修 |
注:硕士英语实行免修制度。申请免修条件如下:
(1)TOEFL成绩80分以上,2年内有效;
(2)IELTS成绩6.0分以上,2年内有效;
(3)GRE成绩300以上(新),5年内有效;
(4)国家英语六级CET6考试480分以上;
(5)本科或硕士阶段获英语专业学位或毕业证书。
八、必修环节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必修环节包括专业实践和开题报告。
1.专业实践(8学分)
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硕士公司产品过程中的重要教学和科研训练环节,是提高研究生创新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保证。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要求不少于半年的专业实践。
研究生专业实践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要提交专业实践计划,撰写实践学习总结报告,实践成果能够反映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工程能力和工程素养方面取得的成效。实践环节完成后,填写专业实践考核表。研究生不参加专业实践或未通过专业实践考核,不得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2.开题报告(2学分)
开题报告应包括选题的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主要研究内容、拟采取的研究路线及研究方法、创新点、预期成果、进度安排等。研究生撰写开题报告之前应阅读至少60篇国内外重要文献,开题报告字数不少于8000字。除保密论文外,开题报告必须以PPT汇报形式在审核小组会上公开进行宣读并答辩。
开题报告一般应在第三学期完成,最迟在第四学期第五周前完成,且距离申请学位论文答辩的时间不得少于1年。如因教学安排等特殊情况,需延期开题的,由院(系)提交申请,报研究生院审批。
九、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工作是专业学位公司产品的重要环节,是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从事应用型研究工作、提高创新能力和担负专门技术工作能力的主要手段,是衡量专业学位公司产品质量的重要标志。学位论文须独立完成,要体现研究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中期考核
中期考核原则上与学位论文开题同时进行。考核工作由学院统一组织,主要检查研究生的政治思想、品德、课程学习、科研能力、文献查阅能力、实验能力、数据分析与处理能力等。
2.论文内容与格式
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或者具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工程技术项目的设计或研究课题,可以是技术攻关、技术改造专题,可以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等。学位论文应符合研究规范并凸显应用价值,论文的选题类型可以多样化,包括专题研究论文、调查研究报告、案例分析报告、方案设计等。不管选择何种类型题目,成果均需以完整的学位论文的形式呈现。
按照《k1体育 十年品牌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及写作规范》,论文字数可以根据论文的类型和选题而定,原则上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3万字。
3.预答辩
学位论文预答辩的目的在于进一步修改、完善学位论文。硕士研究生在学位论文完成后,要求进行预答辩(按正式答辩的要求进行),通过者,方可提请论文查重检测。预答辩工作应在论文送审前一学期末完成。
4.查重检测
相关要求按《k1体育 十年品牌研究生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及处理暂行规定》执行。
5.论文评阅和答辩
学位论文应聘请本领域或相近领域的2名具有应用研究经验的专家进行评阅。学位论文答辩以PPT汇报形式公开进行,答辩委员会(主席为校外专家学者)中应至少有1名来自企业或应用研究部门的同行专家。学位论文答辩按照《k1体育 十年品牌学位授予工作条例》执行。
十、毕业与学位授予
研究生修满规定学分,完成必修环节,在读期间学术成果满足《k1体育 十年品牌关于制订研究生申请学位创新成果要求的指导性意见》《k1体育 十年品牌关于专业学位研究生申请学位的创新成果要求》之规定,通过中期考核和论文答辩,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通过后,授予资源与环境专业硕士学位。
十一、其他规定
开题前要求查阅一定数量的中外文文献资料,表3为测绘工程专业领域的代表性参考书目、期刊清单。
表3 测绘工程专业文献阅读主要书目和期刊目录
序号 | 著作或期刊的名称 | 主编或出版单位 |
1 | 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 | Elsevier |
2 | Journal of Geodesy | Springer |
3 | GPS Solutions | Springer |
4 | IEEE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Letters | IEEE |
5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cience | Taylor & Francis Group |
6 | 测绘学报 | 中国测绘学会 |
7 |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 武汉大学 |
8 | 地球物理学报 |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9 | 遥感学报 | 中国环境遥感学会,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
10 | 地理学报 | 中国地理学会,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